2022年5月14日,《合肥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实施。现将《实施方案》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郑栅洁书记关于国际化配套问题的批示要求,合肥市认真学习深圳、杭州、宁波等先发城市经验做法,深入研究省国际化配套问题清单,牵头起草了《合肥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行动方案(2022—2025年)》。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行动方案》的制定意义是全面提升合肥城市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行动方案》的总体考虑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附件等四个部分,总体要求主要是树立国际视野、对标先发城市、突出合肥特色,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重点任务主要是围绕5个国际化重点领域,提出17项工作措施;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统筹协调、打造试点示范、营造浓厚氛围等3项措施;附件包括合肥市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主要指标、联席会议成员名单、任务分工、年度工作要点等。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提出方案起草要求,指导完善起草思路。市发改委在认真研究市直各单位提供的工作素材基础上,起草形成了《行动方案》初稿,先后两轮征求吸纳相关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部门意见,经过合法性审查。后经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市委审定同意印发。
四、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国际视野、对标先发城市、突出合肥特色,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到2025年,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新桥科创示范区、蜀西湖片区和少荃湖片区等4个试点区域国际化程度达到长三角先进水平,全市科创产业国际竞争力、交通物流国际通达力、服务品质国际吸引力、形象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具有较高全球知名度的国际城市。
五、主要内容。一是建设世界知名的创新创业中心。依托合肥国家实验室和深空探测实验室建设,加快打造享誉世界的“量子中心”和合肥深空科学城。推进“科大硅谷”建设,集聚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公共创新平台、科技型企业。高标准打造骆岗中央公园片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会客厅”。加快完善南艳湖片区国际化配套,打造生态科技区。二是建设畅达高效的对外开放枢纽。加快推进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培引基地航空公司,打造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逐步恢复国际航线,优先开辟直达全球各大洲枢纽机场国际航线。实施总部企业倍增计划,加快打造骆岗中央公园科创CBD、天鹅湖商务区、蜀西湖片区、滨湖金融小镇、合肥金融广场等总部经济核心集聚区,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总部和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培育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本土总部企业。三是建设宜居宜业的品质生活家园。以申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打造300亿级四牌楼商圈,培育环天鹅湖、滨湖新区2个百亿级商圈,打造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在新桥科创示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外籍人员集聚区规划建设综合性国际医院。四是打造舒适便捷的涉外服务环境。打通涉外服务数据壁垒,建设外籍人员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运用大数据建立身份“二维码”库,实现“一人一码、扫码亮身份”。围绕外籍人员来肥“吃、住、行、消”等相关服务事项,探索建立涵盖服务事项清单、涉外政策、合肥生活服务等矩阵二维码,实现“一码在手、办事无忧”。完善和规范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五是塑造更具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对肥友好、合作潜力大、互补性强的外国城市加强特色交往,争取每年新增一定数量的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加快建设环巢湖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圈、江淮运河文化旅游走廊和百个“网红打卡点”,打造科技创新、工业遗址、历史文化等特色旅游品牌,发展特色小镇、特色民宿等休闲体验旅游新形式,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旅产品。
六、创新举措。目标导向。学习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宁波等先发城市国际化经验做法,按照代表性、可比性、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选取4大类28项指标,并提出了2025年发展目标。示范先行。在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新桥科创示范区、蜀西湖片区和少荃湖片区等4个外籍人员相对集中、发展需求较大的区域,率先打造国际化试点,力求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压实责任。提出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市级层面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制定了任务分工清单,对每项任务和指标都明确了责任单位;要求四个试点片区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属地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抓出成效。
七、保障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推进城市国际化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调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打造试点示范。试点片区所在地按照“五个一”的标准,树立国际视野,突出特色优势,增强创新创业核心功能,完善国际化配套设施,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显示度。营造浓厚氛围。加大对城市国际化建设的宣传力度,组织各类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开设国际化专栏或专题,为合肥建设国际化城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八、下一步工作
将做好《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指导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新桥科创示范区、蜀西湖片区和少荃湖片区等4个试点区域加快编制试点方案,逐项落实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主要指标,力争到2025年合肥国际化程度达到长三角先进水平,成为具有较高全球知名度的国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