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要素
效力注释:
现行有效
发文日期:
2022-06-24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收藏

【解读】关于《合肥市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的政策解读

2022年6月10日,《合肥市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合政办〔2022〕29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印发实施。现将《若干政策》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信部出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确立了未来三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和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皖政办秘〔2021〕82号),提出到2023年,我省工业互联网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对全省工业经济的引擎带动作用凸显。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向规模型、质量型升级,助力合肥争当特色鲜明的制造强市,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生态的营造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持。以此次出台《若干政策》为契机,系统梳理整合现有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5G、股权投资等方面支持政策,健全政策链条,强化政策协同,为全市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有效支持。同时结合我市自身实际,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平台建设、“智改数转”、服务商培育、场景应用、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结合不同企业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梯度支持,切实发挥政策对市场和社会资源的吸引带动作用,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积极性。


2021年9月,市经信局启动《若干政策》编制工作,经多轮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并通过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性审查,2022年4月26日,文件经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示范,强化“工赋”能力供给,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点企业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每年度培育10个标识解析创新应用示范项目、80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和10个网络安全试点示范项目;遴选6家“智改数转”咨询诊断服务机构和2家安全服务商,扶持10家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累计推动1200家以上企业实现“智改数转”应用覆盖。


四、主要内容


《若干政策》共计10个条款,可分为引用条款和新增条款,其中,其中引用条款按照原政策及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执行。


(一)引用条款


一是引自《合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具体为第一条“对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软硬件投资500万元以上且服务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按平台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第三条“对符合条件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按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研发费用15%,给予10-100万元补贴。”第四条前半部分“支持数字化普及、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提升等改造升级,对投资50万元以上的竣工(上线)项目,按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第五条后半部分“遴选‘十佳工业赋能’场景项目,按智能软硬件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


二是引自《合肥市加快推进5G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具体为第二条前半部分“对获批行业或区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建设运营单位,按其设备及软件投入2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第六条“每年遴选20个市级5G与制造业融合应用示范项目,以及20个5G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社区以及车联网等领域融合应用示范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二)新增条款


一是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为加快标识解析创新推广,第二条明确“对依托合肥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展标识解析创新应用的企业,且年度标识解析量不低于100万条,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鼓励企业基于标识解析创新应用,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的精准对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提升数据共享共用水平。


二是支持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建设。为加快推广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应用,第五条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开展六大模式创新,对入选市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补。


三是开展“智改数转”诊断。为企业做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第七条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一批领先诊断咨询服务商为企业进行‘智改数转’诊断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为确保诊断服务质量,同步委托1家第三方机构对诊断服务进行全过程监理和服务效果评估。”


四是鼓励服务商赋能企业。为支持本地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做大做强,打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最后一公里”,第八条提出“支持本地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赋能更多合肥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对年度服务合肥市企业20家以上且该部分服务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的,按照该部分服务收入不超过10%的比例,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奖补。”


五是支持利用资本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为借助资本的力量,插上资本的翅膀,推动工业互联网快速做大做强,第九条明确“引导现有产业基金优先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和重点项目,母基金择优参股支持多方市场主体围绕重点产业链设立专项基金,集聚投资产业链要素资源和企业项目,推动产业链壮大发展。同时加强银企对接,创新金融产品。”


六是支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第十条围绕两个方面加强工业企业安全防护能力建设,一方面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遴选两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商,对重点企业开展安全专项评估。”另一方方面“鼓励工业企业对标国家标准开展安全能力建设,对获批为国家级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五、创新举措


一是力求政策更加精准。针对广大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四不”问题,充分考虑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不同利益诉求,分类制定激励引导政策,提升企业建设运用工业互联网积极性。


二是与省政策相互衔接。根据省工业互联网专项政策的大力度和广覆盖特点,针对合肥市产业基础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从支持的精准性、与省政策的互补性等角度出发研究制定政策。


三是吸引撬动社会资本。以引导母基金择优参股方式,吸引带动创投风投、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基金,集聚投资产业链要素资源和企业项目,推动产业链壮大发展,促进资本、技术和项目在我市加快集聚。


六、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市工业互联网发展领导小组,顶格谋划推进全市工业互联网发展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各县(市)区、开发区成立相应工作专班,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


二是制定实施细则。研究制定我市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可操作性,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


三是实施监督考核。将工业互联网发展重点任务纳入市工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加强对重点项目及推进工作的监测、调度和督导。


七、下一步工作


一是强化工联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落实“1112”工作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免费开放、疑难站址落地、“转改直”等重点工作推进协调力度,全面完成全年5G建设目标任务。做好施工协调、资金保障等工作,推动骨干直联点项目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是深化工联融合创新应用。开展“智改数转”专项诊断行动,引导重点企业开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应用,打造一批示范应用项目,遴选发布“十佳工业赋能”场景示范项目。


三是提升工联安全防护能力。推进重点平台接入国家工业互联网监测分析公共服务平台,重点企业对接省级工业互联网态势感知平台,提升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检查,督促工业企业部署针对性防护措施,强化控制网络、装置装备、工业软件等安全保障。


政策咨询处室: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处;


政策咨询电话:0551-63538782。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