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如何进行处理?请举例说明。

对于内部商品交易所形成的存货,从持有该存货的企业来说,假定不考虑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其取得成本就是该资产的账面价值,这其中包括销售企业因该销售所实现的损益,这一取得成本也就是计税基础。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随着内部商品交易所形成的存货价值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合并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存货价值是以原来内部销售企业该商品的销售成本列示的,不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由此导致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存货的价值与持有该存货的企业计税基础不一致 ,存在着暂时性差异。这一暂时性差异的金额就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所抵销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数额。
1. 若内部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x所的税税率
2. 若内部存货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确认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期末合并財务报表中存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所得税税率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站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期末结存存货的价值,即集团内部销售方(不是购货方)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结果。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计税基础为集团内部交易购货方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
3.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本 递延所得税资产(先调期初、再调差额)
本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一购货方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1)调整期初数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金额即为上期期末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
(2) 调整期初期末差额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例:甲公司持有A 公司80%的股权,甲公司20x1年向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收入为5000万元,该产品销售成本为3 5 0 0万元。A 公司在20 x l 年将该批内部购进商品的60%实现对外销售,
该批商品的另外40% 则形成A 公司期末存货,即期末存货为2 0 0 0 万元,列示于A 公 司 20 x l 年的资产负债表之中。甲公司和A 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 。
1.将内部销售收入与内部销售成本及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其抵销分录如下:
借 :营业收入 5000
贷:营业成本 4400
存货 600
2.确认因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导致的存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
贷:所得税费用 150

202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