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售价金额核算法?请举例说明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账务处理?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例:某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库存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核算与管理。2020年7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1 000 000元,售价总额为1 100 000元;本月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750 000元,售价总额为900 000元;本月实现销售收入共计1 200 000元。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本月购进商品验收入库,按售价金额入账,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9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7 500
贷:银行存款 847 500
商品进销差价 150 000
2.确认本月商品销售收入,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 356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6 000
同时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注销柜台的商品经管责任,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200 000
贷:库存商品 1 200 000
3.月末,计算销售商品应分摊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率=(100 000+150 000)+(1 100 000+900 000) ×100% =12.5%
已销商品应分排的商品进销差价=1 200 000×12.5%=150 000(元)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 200 000-150 000=1 050 000(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 000 000+750 000-1 050 000=700 000(元)
将平时按售价结转的销售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商品进销差价 150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50 000
调整后本月实际的商品销售成本为105 000元。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六大核心权益
六大核心权益
                                 17项细分权益
17项细分权益
                                 各类财税工具
各类财税工具
                                 被忽略的职场课
被忽略的职场课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
                             微信
                                微信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30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