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可能导致哪些重大错报风险?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可能导致五类重大错报风险,具体包括:
(一)超出被审计单位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特别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在作出“实质重于形式”判断方面存在困难的重大交易,为被审计单位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提供了机会。如果被审计单位从事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并且关联方作为交易的一方直接影响交易,或通过中间机构间接影响交易,或配合管理层从事该项交易,则很可能表明存在
舞弊风险因素。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出的、超出被审计单位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导致的风险确定为特别风险。
(二)存在具有支配性影响的关联方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管理层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人支配且缺乏补偿性控制是一项舞弊风险因素,而关联方借助对被审计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和重大影响的能力,通常能够对被审计单位或管理层施加支配性影响。关联方施加的支配性影响可能表现在下列方面:
1.关联方否决管理层或治理层作出的重大经营决策;
2.重大交易需经关联方的最终批准;
3.对关联方提出的业务建议,管理层和治理层未曾或很少进行讨论;
4.对涉及关联方(或与关联方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的交易,管理层和治理层极少进行独立复核和批准。
此外,如果关联方在被审计单位的设立和日后管理中均发挥主导作用,也可能表明存在支配性影响。
如果存在能够对被审计单位或管理层施加支配性影响的关联方,并出现其他风险因素,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由于舞弊导致的特别风险。例如,异常频繁变更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顾问,可能表明被审
计单位为关联方谋取利益而从事虚假的交易。
(三)管理层未能识别出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联方关系或重大关联方交易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管理层未能识别出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某些关联方关系或重大关联方交易可能是无意的,例如,管理层对《企业会计准则第 36 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缺乏充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表很可能存在因管理层缺乏足够的胜任能力而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但是,在其他情况下,管理层不向注册会计师披露某些关联方关系或重大关联方交易可能是有意的。例如,管理层出于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精心策划和实施某项重大关联方交易,并有意不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披露。在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时,管理层与关联方串通向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陈述,蓄意隐瞒这一重大交易是关联方交易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表存在因管理层舞弊而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四)管理层认定关联方交易按照等同于公平交易中通行条款执行而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公平交易,是指按照互不关联、各自独立行事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愿的买方和自愿的卖方达成的条款和条件进行的交易。《企业会计准则第 36 号——关联方披露》要求企业只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平交易。实务中,某些被审计单位对公平交易的理解存在误区,即简单认为如果交易价格是按照类似公平交易的价格执行,该项交易就是公平交易,而忽略了该项交易的其他条款和条件(如信用条款、或有事项以及特定收费等)是否与独立各方之间通常达成的交易条款相同。另外一些被审计单位则可能出于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目的,故意认定关联方交易是按照等同于公平交易中通行条款执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层认定关联方交易是按照等同于公平交易中通行的条款执行的,则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五)管理层未能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对特定关联方交易进行恰当会计处理和披露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导致管理层未能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对特定关联方交易进行恰当会计处理和披露的原因很多。例如,被审计单位以明显高于公允市价的价格向其控股股东出售不动产,并将其作为一笔产生损益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而这项交易可能实质上是一项正常经营性交易和权益性交易的组合,高出公允市价的部分可能实质上构成了权益性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经济实质可能没有在财
务报表中恰当反映,从而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6号——关联方(2013年)》(会协〔2013〕77号)
2023-07-06
2023-07-06
推荐 阅读
大额医疗保险可否税前扣除?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
2025-11-27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计提的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如何处理?
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7号)附件1填表说明规定...
2025-11-27
公司向个人借款,公司支付利息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此个税可能由公司承担,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1.公司向个人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个人姓名
2.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
根据税法规定,公司向个人支付利息时,需按“利息、股息、红...
2025-11-27
个人带挖机为公司干活,公司是否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五项4:明确经营所得包括 “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2.(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2...
2025-11-27
重疾险是否属于个人所得税其他扣除项里的商业健康保险?
重疾险通常不属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7号文件的规定,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未获得税优识别码的,其支出金额不得税前扣除。...
2025-11-27
纳税人存在的出口报关收入应在什么时间点确认为企业所得税营业收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商品销...
2025-11-26
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计量单位和与其相匹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计量单位不符的,能否申报退(免)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第二条第五款规定,2013年5月1日以后报关出...
2025-11-26
出口发票应开具零税率还是免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若纳税人出口的是退税率不为零的货物,享受出口退(免)...
2025-11-26
公司支付的违约金,能否在税前扣除?
可以,但必须同时满足与生产经营“有关”且“合理”的条件。(1)扣除条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
2025-11-25
餐饮行业纳税人因连锁加盟而取得的特许经营权使用费收入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
销售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业务活动。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实物形态,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包括技术商标、著作权、商誉、自然资源使用权和其他权...
2025-11-25
新成立的个体工商户在年度中间成立,年度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减除费用是按6万元扣除还是按经营月份扣除?
减除费用为6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万...
2025-11-06
公司2025年11月1日开始聘请了一位外籍专家,工作地点在中国境内,2025年底会以人民币发放奖金,请问,这位专家可否享受全年一次性奖金税收优惠政策?
不可以。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0号文件的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优惠政策享受主体是居民个人,公司聘请的外籍专家为非居民,不能适用该政策。...
2025-11-06
股东长期借款未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如果借款后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据财税【2003】158号文件的规定,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公司应代扣...
2025-1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表中的出口代理费收入如何填写?
“出口代理费收入”: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出口代理费收入。...
2025-1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表中的委托出口收入如何填写?
“委托出口收入”: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委托出口收入。通过委托方式出口货物的,应申报其委托相关代理企业出口本企业货物对应的收入。...
2025-1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表中的自营出口收入如何填写?
“自营出口收入”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自营出口收入。通过自营方式出口货物的,企业应申报其出口本企业生产销售货物对应的收入。...
2025-11-06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时,汇总纳税的企业总机构填写职工薪酬数据是总分机构合并的数据吗?
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填报汇总纳税企业的职工薪酬数据。企业类型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的,不填报“优惠及附报事项有关信息”所有项目。...
2025-11-06
香港股东从内地取得的分红,个人所得税税率是20%吗?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20号)规定:“ 二、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
(八)外籍个人从外...
2025-11-06
先进制造业适用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如果总分机构间或是同一控制下企业间关联交易,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加计抵减吗?当期加计抵减额怎么算?(举例)
根据(工信厅联财函〔2025〕217号)规定,总分支机构间、同一控制下的企业间发生应税交易,取得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有上述情形的:
当期可计...
2025-11-06
关注公众号
复制链接
微信


关注公众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30号